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

导航切换
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研究资讯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

作者:admin   日期:2023-05-23 13:27:47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1)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2)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成功举办。为进一步贴近实践了解一贯制办学,论坛于4月15日上午举行了以“‘双减’背景下,强化育人主阵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校长沙龙活动。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3)

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院长、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正高级教师吴颖惠主持校长沙龙。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于会祥;北京市景山学校党委书记、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张斌平;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校长徐谊参与了沙龙对话。

在沙龙活动中,校长们主要围绕1、相对于分学段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实践总体上有哪些优势?2、九年一贯学制,在义务教育整体育人、过程育人方面具有哪些特点或优势?3、九年一贯学制,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创新实施方面具有哪些特点?4、九年一贯学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具有哪些机遇与挑战?5、面向未来,您对发展素质教育、办高质量教育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这五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4)

(一)周建华校长:一贯制办学为学校与师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与可能

周建华校长认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成为我们破解教育未达到充分发展、均衡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模式。且九年一贯制办学是化解幼小衔接、小升初择校难题的有力手段,因此在全国各地新建的学校当中,采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学校占比越来越高。

周校长谈到了以下几点一贯制办学的优势。首先他认为九年一贯制高质量发展、十二年一贯制高质量发展或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高质量育人。从九年一贯制的角度来看育人,它与三年制、六年制的区别是它的育人周期变长,且能够对学生进行整体化的长线培养。比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能够平稳地度过心理发展的段落期,就可以结合九年一贯制办学做一个整体化设计。那么更重要的是在整体的九年培养过程中,我们要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愿景,要首先回答我们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周校长认为九年一贯制办学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基于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学校的课程教学就可以做出一体化的设计,一体化设计的优势是可以打破以往学科教学的横向纬度的教研方式,而更多从纵向出发,成为一种经线的研究。比如说教师在从事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学时,前三年级是什么情况,五六年级又是什么情况,初中七八九年级又是什么情况都是需要考虑的。通过九年一贯制的培养我们能够不断地在教学空间里编织经线,而这种经纬相织就会织出很多的空间,开设若干个窗口,从而成为孩子们生长的重要节点。

第三个方面,周校长认为是教学方法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原来的小学与初中的教学方式是与高中的教学方式存在显著区别的,进而导致从教学内容与方法来看,连续性是有问题的,所以原来的学校经常会讲到小初的衔接课程与初高的衔接课程。现在随着九年一贯制办学的落实以后,从整体上的课程设计,再到教学方式的过渡,包括知识的衔接、方法的衔接、习惯的衔接及生理心理的衔接,这些方面就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工作。进而我们会把原来的那种生成问题以后再去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为预判并早期干预的解决问题思路,这将会使问题的对象和问题的严重程度被及时化解,师生也会在我们整体的教学育人过程中发展得更加平顺。

最后一个方面他认为是老师的专业发展。
九年一贯制办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老师的一体化的培养,要能够帮助老师突破学段间的学术屏障,拓宽老师的学术视野,使教师在纵向专业发展之路上走得顺利。比如一位高三的语文特级教师,我们让他来到早培班教授五六年级的语文,而且重点抓阅读,随着几年所积累的跨学段教学经验,发展了此位老师的各项语文教学素养。所以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分校也提了一种想法,就是老师应当“能上能下”,对于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应当均能胜任。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5)

(二)刘希娅校长:一贯制办学能够更好地把握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

刘希娅校长认为从周校长谈到的与分段式办学相比较而言,首先无论是九年一贯制还是十二年一贯制,能够引发各位一贯制学校校长共鸣的,是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办学的视野和格局是不一样的。过往会出现高中埋怨初中、初中埋怨小学教不好的现象,但是当学校的孩子年龄跨度是从六岁到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们的办学整体视野与格局会有所提升。

第二是从办学的实践研究角度来看,
我们对于学校的办学规律和学生人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会更加纯熟。我们会发现过去老师在对某一年龄段的学生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可能随着一贯制的发展,学生到了八年级甚至高中后,他的成长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出乎预料的惊喜。

第三是这种一以贯之的优势会特别突出。
从办学者的角度来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样的一以贯之会促进我们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与我们所施加的教育干预的有机融合,从而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成效。这种连续性的认知、系统性的参与和资源的供给,会比单纯的分段教育更加接近客观和科学,也使我们更加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6)

(三)于会祥校长:一贯制办学使学校更加静心思考育人初衷与理念

于会祥校长作为海淀区最早开展十二年一贯制办学的学校校长,也谈了自己对一贯制的理解及办学经验。他认为首先是十二年一贯制办学,这一类型的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会更大。第二,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为学生奠基一生的幸福。那么作为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们如何让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这是一贯制办学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正因为一贯制,大的时间跨度可以让学校静下来、再静下来,慢下来、再慢下来。而且我们肯定也要考虑课程的设计,中小学的管理等因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更符合办学的规律,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真正把奠基的作用做好。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7)

(四)张斌平校长:一贯制办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

张斌平校长向大家分享了景山学校的一贯制办学经验。张校长提到,把不同学段的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集团内打通各个学段,进行师资与学生共享的一贯制长链条培养的难度是很大的。景山学校当时优先开展一贯制实验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宣部要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要求,去试图解决中小学教育当时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或问题,当时毛主席提到了学制太长不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一问题,所以中宣部当时受中央的要求委托,亲自创办了一所教改实验学校,就诞生了景山学校。所以景山学校自建校起就开展了十年一贯制的实验,到后来的十一年一贯制,再到后来的十二年一贯制,到今天为止六十多年一直是一所一贯制学校,所以对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应该说有很深厚的经验积累。一贯制学校最大的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因为学段转换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学习,要为应试而进行大量的学习刷题等考试准备,所以到现在为止,景山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就没有中考的压力。所以这样的一个培养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就更有利于我们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来办事。张校长最后举例说明了开展一贯制办学的优势与经验,他谈到,早在80年代,景山学校已经明确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要早一点实现九年一贯制度,让孩子免除小升初考试,因为这会更有利于学生在初中的发展,并能够大面积提升初中的教学质量。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8)

(五)徐谊校长:一贯制办学丰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徐谊校长也就一贯制办学发表了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徐校长认为九年一贯制更有利于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升学校能见度。我们校长办学都会特别注重学校特色品牌的打造,而特色品牌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空间和人手人才的。显然,相比义务教育分学段学校,“九年一贯学校”体量大、学程长,学校可配置的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它更容易形成特色、擦亮品牌。

其次,徐校长认为九年一贯制更有利于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相比分学段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和教育的复杂程度上显然要更高,但复杂性的另一方面就是丰富性。这种丰富性首先体现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上,这也意味着,从办学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可选择的策略、可实现的路径、可配置的资源、可腾挪的时空要更多、更大。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体现为学校发展的内涵上。

最后,徐校长认为九年一贯制更有利于促进师生健康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九年一贯,师生都少了升学焦虑,一致的课程、教学、教研和环境等文化,又有效保证了学校育人方式、教学模式等的连贯延续,提升了师生生活和教学的适应性。同时,九年一贯能够建设更好匹配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总之,九年一贯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各位校长主要从一贯制的制度设计、学习与教学、学术与行政等方面共同探讨了一贯制办学存在的困难和需要面临的挑战。

(一)周建华校长: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应一贯制

周建华校长谈到,他在办一贯制学校时还是遇到了一些比较大的挑战。因为他原来主要管理的是高中,后来来到人大附航天城学校后却首先接触的是小学。周校长提到,他后来发现高三教师是做不了小学一年级教师的,一是因为走进教室后会发现高三的教室安安静静,而小学一年级的教室比较吵闹;第二是高三老师也很难处理一些小学生存在的突发情况,这些就是基层的学校管理。

周校长认为更重要的是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点挑战:第一是教学内容怎么进行整体设计?可能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孩子来说,基于共同的课标要求仍然会出现教学用时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原本规定为五课时的内容在实际教学时只用了四课时该怎么办?这时就会出现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快进度,这也是世界天才儿童培养的一种模式,即加速制度,但后来我们发现加速制的实行确实可以加速学生的认知程度,但无法对学生的社会化进行加速,所以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缩短学制用加速制的方式基本上被摒弃了;另外一种是充实制,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就是说我们加入校本的内容,但是还在这五课时里面,这种方式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一以贯之,用充实制来实现。

还有一点他谈到,九年一贯制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的一贯制,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贯制。我们原来高中抱怨初中、初中抱怨小学主要在两个点上,一个是该掌握的知识没掌握,一个就是该理解的思想没理解。周校长进一步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实例指出了学生在学习中具备学习思想的重要性,遵从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要最终能够走进课本,养成核心素养,掌握学习的本质。

(二)刘希娅校长:教学方式与评价制度应一贯制

刘希娅校长谈到,从小学向上(初中)延伸去办一贯制学校是很有挑战的,它的挑战就在于学生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基础教育的学习经历,且是在一所学校完成的。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挑战会非常大,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点挑战是学习场域的挑战。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从出生到他的儿童期、再到他的青春期,再到高中毕业进入青年期,他家里的环境会逐步发生改变,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孩子在一所学校待十二年,我们将会看到他人生中的三次重要蝶变。而我们提供给他的是一个怎样的学习场域,才能让他在十二年中保持对于学习的热情、对于学校的热情?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点挑战是学习过程当中,老师所给予的教学方式的挑战。
原则上高中老师教初中会有挑战,初中老师教小学有挑战,小学老师教幼儿园也会有挑战。在一贯制办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调整协同。所以这种连续性的变化和调整,与目前的教师培养机制、管理机制、教学机制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她认为此次论坛的开办是非常有意义的,校长们应联合发声,让大家关注到一贯制学校群体并关注这个群体的优势。

第三点挑战是评价制度。
一贯制学校校内的评价要不断地改变和调整。社会如何去评价一所学校?如何去评价我们的老师、校长?九年制或者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具备一种新型的评价路径和评价方式。以现在的优质均衡评价指标来看,刘校长认为其在数据的设计上是不够科学的,在进行评价设置时是缺乏一贯思想、一贯视角和一贯方法的,这些挑战都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

(三)于会祥校长:学术影响力超越行政影响力的管理举措

于会祥校长主要就管理谈了一贯制办学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就其个人而言,一贯制学校的第一个挑战是自身。由于过往于校长主要面对的是中学生,因此在面对六七岁的孩子时不知道该去讲什么。他谈到,自己唯一一次在一二年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是有史以来“校长最短的开学典礼致辞”。他回忆道其实自己不知道说什么,就讲了两句话,后来每次开学典礼执行校长也都用一句话七十五个字,加上客气话。核心的话就两句:“好好吃饭,快快长大。”第二句话呢?就是“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因为说太多学生也不懂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个挑战就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挑战,管理者这么多年的专业积累未见能够满足符合九年十二年一贯制的专业要求。

第二个挑战于校长认为是要符合办学的规律,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现在的孩子处于信息数字化爆炸的时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肯定是与以前不一样的。所以在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行政管理上,于校长采取了用学术影响力超越行政影响力来管理一贯制学校的举措。

最后,于校长举了三个他主导参与的实证研究案例,三个案例的研究结果与我们过往对于学生的认知了解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他也进一步强调,实证研究的结果能够成为一贯制学校发展与管理的数据支撑,在办学过程中要用证据和数据说话,要用学术影响力超越行政影响力来管理学校。

(四)张斌平校长:注重课程的丰富性与教学的系统性

张斌平校长认为,一贯制学校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它既是学制体制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形式。所以一贯制学校要更有反思的能力,要关注到学段学制的差异给孩子的成长和育人质量带来怎样的影响。他谈到,从他的工作经验来看,实行一贯制确实是挑战非常大,因为它意味着一所学校、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成长的责任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管理要更多样,更民主。要尊重老师,尊重每个学段学生的特点。

关于一贯制办学的挑战,张校长认为更大的挑战是在于一贯制学校的老师要更有责任心,有教育情怀,要有敢于进行教改实验的使命和担当。他认为,大凡愿意办一贯制的校长都是真有教育情怀,愿意搞一贯制的老师一定都是真干教育的老师,因为他们特别希望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来办事。所以一贯制办学确实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老师挑战的背后就是对学校课程的挑战,学校的课程必须是丰富多样的,因为孩子是最喜欢新鲜的。
在校园里千篇一律的课程,肯定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只有丰富多样的课程和系统的课程设计,才能让孩子有着不断的好奇心,有着不断的想象力,有着不断追求成长的动力。所以学校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系统设计,这样才能不辜负孩子。孩子十几年在一贯制学校的成长,确实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们目前缺乏对孩子的研究,缺乏对孩子足够的了解。

最后,张校长用几个案例说明了我们应在一贯制办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孩子的研究。比如一位男生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上表演《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因为兴趣使然,并没有在表演过程中难为情,反而表演得非常认真;再比如小学生出现的盘串、火漆印章、咕卡盘等玩具并不是特别轻松的,它们是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的,这些游戏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非常轻松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得到减压和放松。且这些游戏已经从小学生蔓延到中学,甚至有一些成年人也开始玩。所以说一贯制的挑战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不断加深对学生的研究。

(五)徐谊校长:重视一贯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徐谊校长也就一贯制办学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探讨。首先,徐校长谈到,当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配套和保障。比较突出的一个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是九年贯通的,如学段育人目标、学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等。因此,我们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方案规划,特别是处理学段教育教学衔接时,通常可能会考虑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的统筹安排。但现时的人事制度,如教师任职资格、职称评定、绩效定额、岗位编制等,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是不同的。而这些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是校长或者整个管理团队不得不面对的刚性。所以,一贯制学校这个群体作为一类独特的学校,应该有着不一样的一种制度设计。

徐校长认为第二是要注重一贯制学校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因为九年一贯学程长,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包括家长的需求差异大。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而初中家长,特别是八九年级的家长,肯定更关注分数成绩。因此,就管理而言,九年一贯制学校,要特别注重学校“五育”设计的系统性。让师生,特别是家长能够相信,学校正在实施并提供的,是符合规律的,能充分支持学生个性而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学程长而九年贯通,因此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后进学生和相对专业能力弱的教师会更容易有挫败感,更可能产生马太效应,包括学校间的马太效应。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要特别注重文化、价值等“软”环境的系统设计,这种设计一定让每一个孩子和老师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能发展和安全的。

第三是要更加注重实践的科学性。
刚才各位校长提到的核心素养也好,双减也好,这些东西和以前是有很大不同的。从课程到课堂再到我们的教研、资源与技术,事实上都是基于规律的,或者基于现有的变革要求去做的科学且系统设计的产物。在接下来十四五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一贯制学校还要去做更严肃的思考,做更多科学的设计规划。

最后,主持人吴院长邀请了五位校长对国家发展素质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给出相关建议。

(一)周建华校长:一贯性与多样性并存

周建华校长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贯制办学,在强调一贯的同时应注重多样性。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是一贯的,但也是多样的;我们教学方式的核心是一贯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我们的愿景是一贯的,也是多样的。

(二)刘希娅校长:以学习方式带动学校整体性的系统改革

刘希娅校长认为,首先要通过协同努力使一贯制的学制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彰显出来,让大家从一贯制的办学中汲取到更多尊重规律、研究规律、实践规律的方法和力量。其次,可以通过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让学校的课程和孩子们的在校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具有选择性和丰富性。再次,希望我们在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中去改变孩子们目前不太喜欢的一些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看起来是一个小切口,但实际上牵动的是整个办学过程中的各要素的改变,涉及办学价值取向的改变和我们教什么、怎样教、何时教的改变。所以我们应一起努力,使九年一贯制学校里的学习方式能够发生显著性的改变,从而带给大家更多发展素质教育的信心,也能够协同更多人一起来奉献素质教育的探索经验。

(三)于会祥校长:重视学生自由与交往

于会祥校长认为,在一贯制办学过程中,首先衡量一贯制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尺是能不能给学生提供闲暇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学校要不要为学生提供闲暇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是一贯制学校对学生培养成长的最大价值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尤其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交往。在我们的九年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里要让孩子的兴趣,小学、初中与高中的志趣慢慢走向志向,让学生在一贯制的学校里能够有一批打破年龄界限、打破年级界限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贯制学校的优势。

(四)张斌平校长:重视师生发展与发挥学校的学制优势

张斌平校长就促进一贯制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三点想法。第一是希望一贯制学校能够坚持学生的快乐与成长的有机统一。第二是希望教师既要提升专业发展,也要提升社会发展能力。仅仅以学科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不够的,一贯制学校面对教育高质量的要求,急需提升教师的社会发展能力,尤其是新入职的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经验,也会不利于学校学生走向社会,与现实世界连通,面向未来。第三是一贯制学校特别希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被赋予一定的自主权,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教改实验,进而充分发挥一贯制学校的优势。

(五)徐谊校长:具备新思维、新思想与新技术

徐谊校长认为,对于一贯制学校的校长来说,第一是要有新的思想。要坚信我们能够在发展好素质的同时也能解决好九年级学生的学业问题,这一个理念要变成我们的信念,从而去实施我们的新课改。第二是要有新的思维,不仅仅是我们以前的那种目标思维,还要有问题思维和过程思维。我们之前的老师培训并没有对老师的课堂或学校的行为产生太多影响,因为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而没有好好考虑老师的问题在哪儿,孩子的问题在哪儿。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倒转一下思维,比如执着于教的老师也需要思考学的问题,以前基于我们自身的需求和问题去设计这所学校,也应该倒过来去考虑孩子和老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从而我们来为他们设计。最后徐校长谈到了创新的新方法。他认为九年一贯制的校长由于管理的复杂程度更高,更需要去拥抱这个时代,拥抱新的技术,包括循证、数字赋能等技术都是需要考虑的,这也是能够让我们九年一贯制走得更快,走得更好的一条发展之路。

主持人吴颖慧院长在沙龙最后感谢了五位校长所贡献的思想和智慧,并感谢了各位同仁的理解与支持。她谈到,九年一贯制是众多办学体制中的重要的一枝鲜花,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这一枝鲜花开得越来越艳丽,为我们国家的高质量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思想和智慧。


本文是2023年4月14日在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北京市特级教师协会主办,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承办的“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上对话内容的整理。论坛主题:“双减”背景下,强化育人主阵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文中内容是根据会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沙龙(图9)

覆盖全国的校长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小学校长论坛